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沙门氏菌的的传播途径与流行现状

沙门氏菌的的传播途径与流行现状

更新时间:2018-12-05  |  点击率:993

沙门氏菌(Salmonella)属肠杆菌科,是一种无芽孢、一般也无荚膜、需氧或兼性厌氧、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分类学中叫属,沙门氏菌属。1885年,一个叫沙门(Salmon)的人在一场猪霍乱中发现了这类细菌。据文献中记载,这个属里已经发现2579个血清型,血清型不同于种,可以简单理解为不同血清型表示毒力或毒性不同。当然这其中的大部分都可以忽略它们的存在,只有个别菌在人类社会中声名狼藉,比如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等。


 

沙门氏菌的传播媒介主要是肉类、海产品、蛋类及蛋制品、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及奶制品等食品。普通灭菌方式即便杀死沙门氏菌,依然不能将内毒素杀死。沙门氏菌进入人体后主要寄生在肠道中,其释放的内毒素可引发人体出现恶心、腹泻、发热、头痛等症状。

 

 

沙门氏菌是生产生活中极其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据统计,在美国 2006~2015 年间发生的病原菌感染中毒事件中,沙门氏菌是所波及的人数和食物种类较多的致病菌。在我国,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也屡见不鲜,如在 2011 年 7 月广西省德保县、2012 年 8 月吉林省长春市和 2014 年 1 月贵州省黔西南州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

 

同时,沙门氏菌已被确定为导致欧盟,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污染海鲜类产品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据报道我国 2015~2016 年陕西汉中市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5 个监测点的 7 类样品 285 份,共检出 28 株沙门氏菌,其中生禽肉、动物性海水水产品、动物性淡水水产品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 30.9%、30.0%、20.0%。

 

多年来,建立快速而准确的检测方法一直是沙门氏菌检验研究的核心问题。目前,主要采用传统标准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免疫学方法、电阻抗法、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法等。

 

近年来流行的显色培养基法,是一类利用微生物自身代谢产生的酶与相应显色底物反应显色的原理,来检测目标微生物的新型分离培养基。采用显色培养基鉴定微生物是在生化反应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技术,目前也被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所认可和采用。

 

显色培养基市场鱼目混杂 ,质量难以保证。那么如何选择一款的显色培养基呢?在采用国标方法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时可选用HiMedia公司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货号:MV1296)。

 

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货号:MV1296),用于分离和鉴别沙门氏菌。与大肠菌群相区分,具有更高的敏感度。采用植物蛋白胨取代了动物蛋白胨,可有效的避免疯牛病传播的风险,该培养基是对Rambach培养基原始配方进行了改进,并用于沙门氏菌与其他肠道菌的鉴别。Rambach的配方,是基于沙门氏菌对丙二醇的利用以及显色指示剂的存在。

 

通常检测沙门氏菌的常规方法,是对硫化氢产生的检测。但其他非沙门氏菌如柠檬酸杆菌、变形杆菌等,也存在这一生化反应,从而仍需进一步的鉴定。而该培养基根据特异性的酶底物反应,可对沙门氏菌一步清晰鉴别。使沙门氏菌呈淡紫色菌落,并有紫色光晕,大肠杆菌和其他β-葡萄糖醛酸酶阳性菌都显示为蓝色,其他微生物菌落为无色。

 

缔一生物作为HiMedia公司在中国的代理商,在微生物培养和检测领域,会一如既往地为您带来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