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实验中的小细节
细胞实验是众多科研项目的基础,而细胞培养作为细胞实验最基础的技术之一,更是渗透到了生物学研究的方方面面。
打好根基,上层建筑才能稳固。细胞培养中血清使用方法的一些小细节,往往能够影响实验结果的好坏,甚至是成败。
今天我们汇总了一些错误案例,拿给给大家敲敲警钟,这些错误,可千万别再犯!
Vol.1/ 血清直接4℃解冻
4℃过夜解冻 ×
三步法解冻 √
如何解冻血清,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很多小伙伴还是习惯将血清从-20℃冰箱中拿出来后,直接丢进4℃冰箱过夜,甚至是直接放在操作间,室温环境下解冻,第二天一早直接开始实验。
这样做都会导致血清出现融化不均匀的情况,使血清产生大量沉淀,影响血清品质。
一旦产生大量沉淀,不少小伙伴就会离心或者过滤取出絮状物,让本来营养丰富的血清,变得“寡淡",细胞缺少相关蛋白、因子,自然更容易“营养不良",细胞状态不好,实验结果也可想而知。
因此,强烈推荐大家使用三步法溶解。
这样解冻的血清质地澄清且均匀,不易产生大量沉淀。保证血清品质,让细胞营养充分,做起实验来更得心应手。
Vol.2/ 一劳永逸法配血清
配超多培养基慢慢用×××
现用现配 √√√
为了省事,会解冻一大桶血清,然后配制成*培养基,放在冰箱里慢慢用。这其实是非常不好的习惯。
*培养基中的成分,例如:L-谷氨酰胺、抗生素,在室温甚至是4℃冰箱中,都是比较容易分解的,血清也容易产生沉淀。
因此,如果配制好的培养基,长期储存在4℃冰箱中,极易变质、失活,对于细胞来说,“补品"秒变“毒yao",所以我们建议,*培养基在4℃冰箱中存放不要超过7天。
Vol.3/ 血清一定要热灭活
血清一定要热灭活 ×××
根据情况决定 √√√
对于正规的胎牛血清而言,是不需要热灭活的。
热灭活的目的是消除补体对实验的影响,正规胎牛血清采血时间是5-8月龄的胎牛,此时牛胚胎还未形成完整的补体系统,因此热灭活就显得多此一举了。
不仅如此,热灭活后的血清,更容易产生沉淀,影响血清品质,导致细胞生长缓慢。沉淀物还容易扰乱视野,造成细胞被污染了的假象。实验者“敌我不分",细胞背起了“污染"的“大锅"。
所以,如果不是从事免疫学、ES细胞、昆虫细胞、平滑肌细胞相关研究时,且使用的血清非胎牛血清,大可不必进行热灭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