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牛血清(FBS)是细胞培养中常用的营养添加剂,其品质与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细胞生长状态。正确的融化流程可避免血清中蛋白质变性、降低沉淀风险,并减少微生物污染机会。以下从温度、时间、混匀、分装与保存五个方面,总结实验室常用且验证有效的操作要点。
一、温度控制:宁慢勿快
1. 预设解冻:实验前一日傍晚将FBS从-20 °C移至4 °C冰箱,过夜(8-12 h)缓慢解冻,可最大限度减少脂质与脂蛋白析出。
2. 水浴补足:次日将已半解冻的血清置于25 °C水浴,水位不超过瓶肩,轻轻晃动每2-3 min,缩短解冻时间;禁止37 °C长时间浸泡,防止生长因子活性下降。
3. 禁用热冲击:不可直接放入37 °C水浴或手握加热,快速升温会使球蛋白纤维析出,形成白色颗粒,影响后续细胞贴壁。
二、时间把握:2 h内完成
整个融化过程建议≤2 h。超过4 h,血清中糖、氨基酸浓度梯度易诱发微生物繁殖;若临时中断,应将瓶子重新放回4 °C并在6 h内继续处理。
三、混匀技巧:轻摇勿起泡
1. 倒置法:将瓶子轻轻颠倒5-6次,使上下液体均匀,避免剧烈摇晃产生气泡;气泡可增加蛋白质氧化几率。
2. 旋转法:若瓶口已开启,可用移液管缓慢吹打底层3-4次,忌用涡旋振荡器。
四、分装策略:一次用量,即刻封口
1. 预冷移液管:将50 mL移液管先置于4 °C,减少温度差异引起的蛋白凝集。
2. 规格选择:按日常接种量分装(15 mL、30 mL、50 mL),每管留<10 %顶空,-20 °C竖直存放,避免反复冻融。
3. 标识规范:写明批号、日期、操作人,先进先出,记录可追溯到每批细胞。
五、保存与使用细节
1. 避光:棕色袋或铝箔纸包裹,防止核黄素等光敏成分分解。
2. 温度监控:-20 °C普通冰箱保存≤6个月;-80 °C可延长至12个月,但需先分装小体积,防止整瓶反复升温。
3. 解冻即用:分装后FBS融化后不再回冻,24 h内用完;若剩余>2 mL,可暂放4 °C,48 h内消耗完毕。
4. 无菌检查:每批取50 μL涂布LB平板,37 °C过夜,确认无杂菌生长后方可加入培养体系。
六、常见误区与纠正
· 误区1:室温放置半天再补水浴
→ 纠正:室温>6 h会显著升高微生物风险,应4 °C过渡。
· 误区2:融化后继续水浴保温
→ 纠正:长时间25 °C以上水浴易使热敏感蛋白失活,应立即分装或冷藏。
· 误区3:直接用原瓶反复倒取
→ 纠正:整瓶多次升温-冷却会造成批内差异,应先分装再使用。
七、小结
遵循"4 °C预解冻-25 °C水浴补足-轻混匀-即时分装-避光保存"五步流程,可保持胎牛血清的批间一致性,减少沉淀和污染,为细胞提供稳定、营养丰富的生长环境。把细节做成习惯,实验成功率自然水涨船高。祝您细胞状态天天在线,实验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