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应用场景
细胞培养污染防控
科研实验室:检测细胞培养物中支原体污染,确保实验结果可靠性。适用于细胞治疗、药物筛选、基因编辑等研究场景。
生物制药企业:用于疫苗、抗体、细胞治疗产品等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符合药典要求(如欧洲药典标准),确保生产放行检测的合规性。
临床诊断与病原监测
快速检测:通过PCR或等温扩增技术直接检测临床样本(如痰液、血液、宫颈分泌物)中的支原体DNA,辅助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生殖系统感染)的早期诊断。
动态监测:在鸡群、畜群等养殖场景中,通过腭裂拭子、血清等样本监测支原体(如鸡滑液囊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制定防控计划。
科研与基础研究
基因表达分析:提取高纯度支原体DNA用于基因组测序、转录组分析,研究病毒-宿主互作机制。
抗性品种筛选:结合田间病毒检测数据,评估不同品种的抗病性,推动抗病育种进程。
二、标准操作方法
样本预处理
细胞培养物:离心收集上清或菌体沉淀,去除宿主细胞碎片(如0.22μm滤膜过滤),浓缩支原体至500μl以内。
临床样本:直接取上清或经离心、洗涤后处理,避免蛋白质、多糖等干扰物残留。
DNA提取步骤(以磁珠法试剂盒为例)
裂解与消化:加入裂解液(含SDS、蛋白酶K)和NaCl,72℃水浴15分钟,降解蛋白质并释放DNA。
磁珠结合:加入磁珠悬浮液,通过漩涡振荡使DNA结合至磁珠表面,经磁性分离架分离磁珠与杂质。
洗涤与纯化:用洗涤液A/B去除残留蛋白质、盐分,乙醇干燥后,加入洗脱液70℃孵育7分钟,离心收集纯化DNA。
质量检测: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A260/A280比值(理想值1.8-2.0),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DNA完整性。
关键注意事项
污染防控:全程在生物安全柜操作,使用无菌耗材,避免交叉污染;反应后避免开盖,防止气溶胶污染。
温度控制:裂解、洗脱步骤需严格温控(如72℃、70℃),确保酶活性与DNA稳定性。
试剂兼容性:不同批号试剂不可混用,乙醇需使用无水乙醇,避免影响核酸产量。
三、技术优势与选择建议
高灵敏度与特异性:可检测低至10CFU/mL的支原体DNA,避免假阳性/阴性结果。
快速高效:磁珠法试剂盒可在30分钟内完成提取,配合qPCR或等温扩增技术实现1-2小时快速检测。
合规性保障:选择通过ISO13485认证的试剂盒(如德国MB公司Venor®GeM),符合药典与行业标准,确保检测结果法律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