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干细胞完全培养基:日常使用全攻略

干细胞完全培养基:日常使用全攻略

更新时间:2025-08-26  |  点击率:13
干细胞完全培养基:日常使用全攻略  
一、储存与解冻:温度与时间的精准把控  
储存条件  
未开封培养基:严格按说明书要求储存(通常为-20℃或-80℃),避免反复冻融导致成分降解。  
已开封培养基:分装后-20℃保存(避免全部解冻后反复冻融),使用前需平衡至室温(约25℃),防止温度骤变损伤干细胞。  
禁忌:严禁将培养基置于4℃长期储存(>1周),易滋生微生物或导致成分沉淀。  
解冻规范  
缓慢解冻:将冻存培养基置于2-8℃冰箱过夜,或25℃水浴轻摇解冻(避免剧烈振荡产生气泡)。  
混匀步骤:解冻后轻柔颠倒混匀(勿漩涡振荡),防止成分分层或沉淀。  
分装建议:按单次使用量分装至无菌离心管,减少反复冻融次数(建议分装后-20℃保存,1个月内用完)。  
二、干细胞完全培养基的操作环境:无菌与稳定的双重保障  
无菌操作要求  
生物安全柜:提前30分钟开启紫外灯消毒,操作前用75%乙醇擦拭台面,全程佩戴无菌手套、口罩及实验服。  
气溶胶控制:离心后静置5分钟再开盖,避免气溶胶传播污染;开瓶/分装时瓶口倾斜,远离面部。  
器具专用:使用一次性无菌移液管、离心管,避免交叉污染(如污染细胞的处理工具严禁用于健康细胞)。  
环境稳定性  
温度波动:培养箱温度控制在37℃±0.5℃,避免频繁开关导致温度骤变。  
CO₂浓度:维持5%CO₂(气体需经无菌过滤),定期检测培养箱内CO₂传感器准确性。  
湿度控制:培养箱水盘加满无菌水,保持湿度>90%,防止培养基蒸发导致渗透压变化。  
三、培养过程:观察与调整的动态管理  
细胞状态监测  
形态观察:每日倒置显微镜下检查细胞形态(如间充质干细胞呈纺锤形、贴壁生长),若出现颗粒感、空泡或脱落,可能提示污染或培养基失效。  
生长曲线:定期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若增殖速度显著下降(如倍增时间延长>20%),需排查培养基质量或细胞老化。  
pH指示:培养基颜色变化(如酚红变黄提示酸化,变紫提示碱化)需及时换液(正常pH为7.2-7.4)。  
换液与传代  
换液频率:根据细胞密度调整(如高密度细胞每2-3天换液,低密度细胞每4-5天换液),避免营养耗尽或代谢废物积累。  
传代时机:当细胞汇合度达80%-90%时传代(过早传代降低细胞活性,过晚导致接触抑制),传代比例建议1:3-1:5。  
消化控制:使用胰酶/EDTA消化时,严格计时(通常1-3分钟),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变圆后立即终止消化,防止过度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