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检测试剂盒:从样本处理到结果分析的关键细节
一、使用前准备:环境、试剂与个人防护
环境要求
选择干净、无尘、无风且已消毒的操作区域,避免交叉污染。
实验台表面需用紫外灯照射30-60分钟灭菌,照射距离保持60-90cm。
试剂准备
储存条件:试剂盒需在-20℃以下避光保存,使用前恢复至室温(避免反复冻融,建议分装后单次使用)。
试剂配制:使用高质量双蒸水(0.22μm滤膜过滤或高压灭菌),按说明书要求配制缓冲液、洗涤液等。
标准品稀释:
标记离心管,用带芯枪头加入45μL稀释液。
逐级稀释标准品,全程冰上操作。
个人防护
穿戴手套、口罩、实验服,必要时佩戴护目镜,防止试剂接触皮肤或吸入。
二、样本处理:提取与纯化核心步骤
样本采集与保存
细胞、组织或培养基样本需2-8℃保存,血液样本需抗凝处理。
避免使用金属部分接触样本,防止核酸降解。
核酸提取
裂解:加入蛋白酶K和裂解液,涡旋振荡后56℃孵育10分钟。
纯化:
加入无水乙醇沉淀核酸,转移至吸附柱中离心弃液。
用洗涤液(如DNA洗涤液)清洗吸附柱,13000rpm离心3分钟以去除残留杂质。
加入洗脱液(如DNA洗脱液)室温放置1分钟后离心,收集核酸溶液。
质量控制
测定核酸浓度,确保A260/A280比值在1.8-2.0之间。
避免使用浑浊或沉淀的样本,必要时重新提取。

三、PCR反应体系配置:精准操作避污染
反应体系组成
20μL体系示例:
PCR反应液:16μL(含引物、dNTPs、缓冲液)
TaqDNA聚合酶:2μL
模板DNA:2μL(根据样本浓度调整)
矿物油(可选):覆盖反应液防止蒸发(有热盖的PCR仪无需使用)。
加样顺序与技巧
使用带芯枪头避免交叉污染,加样后轻柔混匀并短暂离心。
设置对照:
阳性对照: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品或阳性样本。
阴性对照:用双蒸水或无模板缓冲液代替模板DNA。
空白对照:不加入任何试剂,检测环境污染。
反应条件设定
预变性:94-95℃3-5分钟(解开DNA双链)。
循环扩增:
变性:94-95℃30秒
退火:50-60℃30秒(根据引物Tm值调整)
延伸:72℃30-60秒(根据扩增片段长度调整,如1kb/分钟)
循环数:25-40次(通常35次足够扩增至检测限)。
最终延伸:72℃5-10分钟(确保所有片段延伸)。
四、结果分析:荧光信号解读与质量控制
荧光信号检测
使用荧光定量PCR仪读取Ct值(循环阈值),Ct值越小表示初始模板浓度越高。
标准曲线绘制:以阳性对照浓度的对数值为横轴,Ct值为纵轴,计算线性回归方程(R²≥0.99为合格)。
结果判定
定量分析: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本中目标DNA的拷贝数。
定性分析:
阴性对照无Ct值或Ct≥40,阳性对照Ct≤35且扩增曲线呈典型S形。
样本Ct≤40且扩增曲线正常判定为阳性;无Ct或Ct≥40判定为阴性。
异常处理
翘尾现象:复查样本或重新提取核酸,排除实验室污染(如环境样本或阴性对照检测)。
弱阳性扩增:检查试剂有效期、反应条件或重新采样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