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胎牛血清在细胞培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胎牛血清在细胞培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更新时间:2025-10-24  |  点击率:64

在体外细胞培养体系中,胎牛血清(FBS)作为基础培养基的关键添加剂,凭借其复杂且全面的生物活性成分,成为维持细胞存活、支持增殖分化的核心物质,在生物医学研究与生物制品生产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 。其作用机制围绕细胞生理需求展开,贯穿细胞培养的整个生命周期。

 

 

一、提供全面营养供给,满足细胞基础需求

 

细胞体外生长需依赖外源营养物质完成代谢循环,胎牛血清恰好提供了涵盖宏量与微量成分的“营养储备库"。其中,白蛋白作为主要蛋白质成分,不仅是氨基酸的重要来源,还能结合并转运脂肪酸、维生素、金属离子等疏水物质,确保这些必需营养精准送达细胞内 。同时,血清中含有的葡萄糖、核苷酸及多种矿物质,构成了细胞能量代谢与生物合成的基础原料,可直接被细胞利用参与核酸、蛋白质等关键物质的合成,为细胞分裂增殖提供物质保障。

 

与成年动物血清相比,胎牛血清的独特优势在于其补体蛋白含量极低,且γ球蛋白等免疫活性物质水平显著降低,这就避免了补体系统激活导致的细胞裂解,减少了免疫成分对培养细胞的不良干扰,尤其适合原代细胞等敏感细胞类型的培养

 

二、调控细胞生长分化,维持细胞生理特性

 

胎牛血清中富含的多种生长因子与激素,是调控细胞生命活动的“信号分子网络"。其中表皮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能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通路,促进细胞从G1期向S期转化,加速增殖进程 。而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等则通过调节细胞代谢速率,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确保细胞在体外环境中仍能保持原有代谢特性。

 

在细胞分化调控中,胎牛血清的作用同样关键。其含有的特异性因子可诱导干细胞向特定谱系分化,如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骨细胞或软骨细胞转化,为细胞分化机制研究提供了天然诱导环境。这种调控作用具有双向性,既能刺激增殖,又能维持细胞分化状态,使培养细胞既保持活力又不丢失功能表型。

 

三、构建稳定培养微环境,提升细胞培养效率

 

体外培养的细胞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胎牛血清通过多重机制为细胞营造了稳定的“体外家园"。血清中的缓冲物质可调节培养基pH值波动,维持在细胞适宜的酸碱范围内,同时其含有的渗透压调节成分能与培养基协同作用,避免细胞因渗透压休克导致的脱水或肿胀 。此外,血清中的蛋白酶抑制剂可抑制细胞自身分泌或外界引入的蛋白酶活性,减少细胞外基质降解,保护细胞结构完整性。

 

这种稳定作用直接转化为培养效率的提升。添加胎牛血清的培养基能支持更广泛的细胞类型生长,从常规细胞系到难养的原代细胞均能适应,且培养出的细胞生长状态一致、增殖能力稳定,实验重复性显著提高 。在细胞冻存中,血清还可通过减少冰晶形成、保护细胞膜结构,显著提高细胞复苏存活率,为细胞资源保存提供保障。

 

四、支撑多领域生物应用,推动生物医学发展

 

胎牛血清的应用价值已渗透到生物医学的多个核心领域。在基础研究中,它是细胞生长动力学、细胞周期调控、信号传导等研究的工具,为解析细胞生理机制提供了可靠的体外模型。在应用研究领域,其更是疫苗生产、细胞治疗研发的核心原料——在疫苗制备中,它支持病毒载体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在细胞治疗中,它为干细胞的体外扩增提供关键支持,维持其多向分化潜能。

 

尽管无血清培养基的研发取得一定进展,但胎牛血清因成分全面、适用性广的特点,仍是目前细胞培养中不可替代的关键物质。确保其来源可追溯、质量稳定,对提升生物制品安全性与研究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